小國寡民的現代意義是反對戰爭,渴望和平,“雖有兵甲,無所陳之”,一個和平的安定的環境的重要性;對于簡單生活的憧憬,小國寡民思想的現代意義不在于指導我們去建設一個怎么樣的理想國,而是給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以及其中的人們一個巨大的警示。
小國寡民現代意義
在今天,我們越來越趨向于追求大國、強國,追求進步化、現代化,在國際上我們努力提高國際地位等等,在這樣迅速的節奏下,老子的這種“小國”似乎會給我們一種國微言輕,自我貶損的感覺,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因素,老子的“小國寡民”理想始終不能夠成為一種意識形態,不能成為社會的主流。
但是,老子的這一思想不管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是在飛速發展的現代,都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小國寡民”的管理方式,實際上是要求每個政區的人們都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如果每個政區都能達到“小國寡民”的境界,相互間不發生沖突,和睦相處,那么整個國家豈有治理不好的道理。以小的政區為基點,管理好每一個政區,以此達到國家繁榮昌盛、富國強民的理想。
而小國寡民的管理方式在現代看來,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中國國土遼闊,共達960萬平方米的地方里,散布著大大小小的省級行政區共34個。而每個省級行政區又包含著無數的市縣村街道等。
要統一管理這么大的一個國家,實非易事。加之每個行政區都有其特點,管理者的政策應該要適應該地的經濟、民族、文化的特點。所以,“小國寡民”的管理方式就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小國寡民思想的內涵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边@是《道德經》第八十章的內容。在這一章里,老子描述了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一個沒有多少人口的小國家,即使有武器卻不用,人民重視生命而避免流動。雖有船車,沒有地方乘用它;雖有甲兵,沒有地方陳列它;使得人民重又回到結繩記事的時代。使人民滿意他們的飲食,喜愛他們的服裝,安于他們的居處,肯定他們的風俗。鄰國互相眺望,雞犬的叫聲彼此都可以聽到,但是人民活到老死也不相互往來。
顯然,這是老子虛構的理想社會,完全符合他韜晦自保、避世全身的思想追求。但是這一思想脫離社會現實,是不可能兌現的。如果從反對壓迫、反對戰爭的角度來說,這種理想顯然具有進步意義,給人以美好的啟迪和向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