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7年上大學至今,我已在大學學習和工作了46個春秋?;仡欁约簩W習工作和生活的經歷,我有許多話想和年輕人交流。
同學們,你們生活和學習在一個非常好的時代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學是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農學絕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
當前,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食物短缺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國在最近召開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提出了我國糧食生產的安全問題,世界各國都把生物工程在農業上的開發列為重點。為提高糧食產量,各國都加緊生物技術研究,生物工程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其所創造價值將以千億美元計算,這些應用涉及通過生物技術培養新的作物品種,采用基因工程育種等領域,并獲得迅速發展。
在我這個不懂農學、不懂生物技術的外行看來,農學和生物技術是充滿蓬勃發展生機,有著無限美好前景,能夠為國計民生做出重大貢獻的學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有一位我的好朋友是我最尊敬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對中國和世界人民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他的母親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他自己會拉一手美妙的小提琴。然而,他大學畢業后沒留在城市工作。1949年,他考入西南農學院農學系(今四川農業大學),這在當時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大學,不比湖南農學院名氣大。1953年大學畢業后,他分配到湖南省安江農業學校任教,在安江農校度過了18個春秋。安江農校,當時也是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學校。但是,我這位朋友,胸懷崇高理想,把人民的“饑餓”擔在自己的肩上,他把“綠色的希望”寫在共和國的大地上,他向世界發出了“拯救饑餓”的宣告,他就是眾所周知的杰出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由于他對人類對社會對祖國的杰出貢獻,而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聯合國糧農組織安全保障獎、國家發明特等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成果獎等殊榮。
同學們,今后的農村將不再是過去的農村,城鄉差別將逐步縮小,今后的農業,將迅速走上現代化的軌道,將以嶄新的面孔出現在祖國的大地上。同學們,你們正處于青春年華,青春是人生最寶貴的時期,希望大家要以實際行動為青春增光。
21世紀屬于年輕一代,屬于那些在前進道路上不畏艱難、敢于攀登的青年人。
蔡自興教授:福建莆田人,1962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F為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首席教授、學位委員會主席、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專委會委員。主持國家級研究5項,省部級研究10多項,科研開發項目8項,其中獲國家級獎勵l項,省部級獎勵9項.國際學術獎l項。已在國內外出版專著/教材20部,發表論文400多篇。他在計算機智能系統、機器人學和自動控制等學科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我國智能控制、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學科的帶頭人之一。
(理學院 李 超 趙瑩子 整理 宣傳部組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